首页 > 养生食谱 > 过敏性鼻炎中医(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经典方剂)

过敏性鼻炎中医(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经典方剂)

 2022-03-02 11:19:40  阅读   评论 

中医对过敏性鼻炎是怎么辩证的

在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,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体制虚寒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的一种症状,故以温阳益气为主,因此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必须注意增强体质,增加锻炼,注意防寒保暖,只有体制增强,体制的虚寒状态解除了,过敏性鼻炎才可以治愈。

饮食方面,专家认为,我们平时社区的食物按性质可以分为冰冻、燥热、寒凉、温补四类。因此,在饮食上,虚寒体制的患者忌吃冰冻、寒凉性质的食物,避免喝冰水,吃白包菜、白萝卜、莲藕、绿豆、西瓜、橄榄、蛏、牡蛎、用石膏定型的豆腐等,应该多吃温补的羊肉、鸽子、兔肉、鹌鹑、榴莲等。燥热的食物如:炸油条、炒花生等可以适当吃一些,但是不宜多吃。喝酸奶可缓解过敏性鼻炎中医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,主要是以本虚标实论说,认为内因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,其中又以肺、脾、肾三脏虚损为主;外因多因感受风寒,异气之邪侵袭而致。亦有认为火热是导致该病的病因。在临床上以下几种病因较为多见:

(1)肺气虚寒:鼻为肺之窍,肺主宣发,外合皮毛。若肺气不足,卫表不固,膜理疏松,则风寒之邪就容易乘虚而入。肺感寒邪,肺气失宣,则鼻窍不利,因而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。

(2)肺脾气虚:肺主气,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机体气的生成,主要依核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。如若脾气虚损时,常可导致肺气的不足。肺气亏损,日久也可影响脾之运化功能。肺脾气虚,则津液停滞,并可聚而生痰,日久凝滞鼻窍而为病。

(3)肾气虚:肾主水,主纳气,为气之根。肺为“水之上源”,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,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。肾中精气充盛,肺得温养。若肾气不足,气不归元,摄纳无权,肺失温养,阳气易于耗散,上越鼻窍而为病.

除此之外,有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属于多种原因,既有本虚,又有虚火或外感风热,或日久兼有气血郁滞等。症状表现在肺,根本在于脾肾亏虚,扶正固本才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大法。经由温肾健脾,补益肺气,提高免疫功能,达到消除过敏反应的目的。

过敏性鼻炎中医

过敏性鼻炎中医怎么治

很多人有过敏症,通常我们要找一找过敏源。花粉、灰尘、食物、阳光,甚至是空气都有可能对我们产生威胁。 其实,如果我们能从两方面的因素考虑,可能会更为省事儿一些。一是寒气,一是湿气。如最常见的过敏性鼻炎,通常会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加重。因为寒气不能随汗而出,造成“寒凝血滞”,也就是血液流通不畅,所以鼻子此时堵的更为严重。但我们这时只要运动一下,出点汗,寒气排出了,鼻子也就马上通畅了。本来夏天天气炎热,容易出汗,过敏的症状应该轻许多,但由于我们已经习惯在空调的屋里一坐一天,然后再冰镇冷饮一通猛吃,结果受的寒气反而比冬天还多。人体有很完善的排寒系统,根据受寒部位不同,排寒的形式也不同。有打喷嚏,呕吐,打冷战,腹泻,但目的是明确的,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。也就是中医里面强调的“湿气”。有人鼻子不通气,用取嚏法,流出很多清涕(寒气),鼻子马上通了。有人受寒后头痛剧烈,用取吐法,汗水痰涎齐出(寒气),头痛立止。有人吃一点凉的,就会腹泻,这是身体帮你把寒气排出去了,不必恐慌。夏天,热气外发,我们身体自主的排寒是靠出汗,但空调冷气堵住了我们的排汗通道,结果寒气被留在体内出不来,再加上喝很多冷饮,成了外寒内湿。冬天,我们自主的排寒是靠排尿。但我们室内的温度过高,常常会让人出汗,小便并未增多,我们靠肾脏膀胱排寒的功能被逐渐削弱。这样寒来暑往,我们的两大排寒通道,发汗,利尿,就处于紊乱和衰弱的状态。体内湿气也就越积越多。俗话说:水停百日生毒。人体的湿浊不能及时排出。血液就会被污染,产生积液、水肿、痘疹,眩晕,以及各种炎症感染。其中,过敏症,就是寒湿共同造成的典型病症。 一分湿气一分寒,如果我们不知如何去湿,那我们就先想方设法,躲避和排除寒气。 日本的医学家石原结实先生主张“病从寒中来”,确有真知灼见,民间中医马悦凌老师提出的“温度决定生老病死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。 道家祖师吕洞宾,八仙之一,我想无人不知。他的道号叫“纯阳子”,“纯阳”,看来是一点寒气也没有了。我们并不想成仙,只想快快乐乐的为人。那您就赶快把身上的寒气驱除出去。然后别让外面的寒气再进来。或许我们就真的可以快乐似神仙了。*****ps:鼻炎切勿动手术,后悔的点这里---->

版权声明:本页内容由一都健康通过网络收集编辑所得。若有侵权内容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并提供相关链接,一经查实,工作人员会在3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rustpds.com/food/39643.html

标签:
关于我们
一都健康养生食谱小站,
联系方式
站长微信: zy296325
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
Email:zfish1987@qq.com
邮编:518000

粤ICP备2021135002号-1 | 网站地图